关于编写《东杨营杨氏族谱》捐款筹资的倡议书
古人说:“参天之木,必有其根,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”。慎终追远,饮水思源,不忘血脉传承,不忘祖宗先人,是我们历代每个杨氏族人的美德和不可推卸义务和责任!
翻阅历史,可以总结出:最受人关注、影响人数最多、影响时间最长、影响面最广的书籍当属族谱。从古至今,无论是帝王诸侯还是平民百姓,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劳动者,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时世居乡里的黎民,族谱都是他们无法释怀的牵挂。当人们背井离乡舍弃物产时,却是把家谱紧抱在怀。
马蹬杨营杨氏家族,本属望族。据《杨氏鼻祖之莹》碑文记载,第八代杨文广为“耆老”,他的六个儿子中四个是”太学生”,现均不知去向。碑文记载到第十代,刻有220多人,其中第九代、十代只刻记了少部分人名,现在能找到碑文上名字的只有聊聊20几人,多数族人不知去向。历经文革和农建劫洗,现在的杨营仍保存有大量较为完整的石碑和旗杆座、喂马石槽、残缺的祠堂、清明会租地界、古家谱、县令赠扁等等重要家族历史资料。这为我们编写《淅川马蹬杨营杨氏族谱》提供了最珍贵的、唯一的、其他姓氏羡慕的第一手材料!
时下,正值昌平盛世,举国上下修编家谱已形成热潮。据悉,淅川县已有20多个不同姓氏家族完成了家谱编写任务。史料介绍,淅水流域的杨姓是全国杨姓重要发源地之一。因此,编写《淅川马蹬杨营杨氏族谱》意义重大,时不我待!
《淅川马蹬杨营杨氏族谱》的编写工作,自2009年11月在杨营发掘出“杨氏鼻祖之莹”墓碑和杨营杨保贵家收藏的1936年《家谱》以来,在个别族人的努力下,经过抄写碑文、广泛发动、走访了解、指定各地负责人普查登记,虽然困难重重,至目前马蹬杨营、棉花沟、北山杨庄、熊家岗、黄庄、云岭;盛湾井沟、裴营;内乡杨礼沟等地的族人,已经普查登记输入电脑,族谱雏形已经形成。为了尽快更好的把《淅川马蹬杨营杨氏族谱》(0岁卷)编写工作完成,经族人商议,特提出如下捐款筹资倡议:
一、希望国家工作人员、企业经营者、个体工商户、做生意搞买卖、不同行业的致富能手、家庭富裕的族人,慷慨解囊,大力奉献,积极捐款,捐款数额上不封顶、下部设限;
二、按现有家庭实际人口出资,每人20元;
三、凡预订《马蹬杨营杨氏族谱》一本书,另交50元;
四、出嫁姑娘若捐款者,不论捐款多少均赠谱书一本,另特殊表扬!
捐款筹资收款办法:均有各地各支门指定的族人负责,捐款筹资结束后,把名单和款额一并交杨长彦,联系电话13462655353 杨同亿 13333633888
以上捐款筹资,不论数额多少,均写入《马蹬杨营杨氏族谱》书中功德榜;对于捐款数量在500元及其以上的族人,将另写入书中的人物志篇;捐款数额巨大者,将树碑纪念!
凡是没有出资的家庭,不论什么原因,均视为不支持《马蹬杨营杨氏族谱》编写工作,并写入书中,以告诫族人不要向这些家庭学习!
2013年2月15日(正月初六)
<--Content End-->